2008/05/31

廢墟夏威夷

如果是最後一個夏天的話
是不是很適合待在廢墟裡面呢

2008/05/29

[其四]

我記得高中時候有次去聽朋友表姊的音樂會,是場大提琴獨奏。大家很興奮因為表姐很美!(對那時的高中生來說是仙女)事後大家在幫忙搬樂器,忽然仙女就叫我幫他搬她的大提琴。大提琴下面有類似架子的東西,搬完之後我發現我的褲子被搓破一個洞。我完全忘記她拉的東西是快樂或是悲傷,但總記得破了個洞的褲子。

你知道嗎
有時候愛情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
而是在一些時候出現
我很清楚
就卡在那裡吧

2008/05/20

[其三]

『我覺得講人家醜最具攻擊性』


『因為不管反駁的人如何反駁都顯立場薄弱』


『但敢說別人醜的人也是有一定的自覺』






『有種醜是生物學上的醜,這一般並不會被拿來討論』


『因為一般說人醜都不是說人家真醜,而含有一些偏見』


『真正的醜是中性的形容詞』






醜的人的心態非常自然


但是別人看他所給予的評論會讓他變得扭曲


當醜的人變好看之後 又說別人醜 那立足點是什麼呢


不斷的蓋上 充填 抹去 然後變成另外一個人


怎麼去說醜


意義又是什麼






照照鏡子看到的是誰 你的樣子


或是我的

2008/05/06

[其二]

她說他想逃離這個地方因為他不想討厭這個地方
如同末日式的預言
我們都看到了未來
會變成怎樣的人 會作怎樣的事
讓人不禁發顫


微微散發一些氣息的雨還會持續幾天
有時後覺得坐在這裡就好像等死一樣
當然我們都是以一個終點的前提不斷靠近只是有時候
好像一條拉長的死胡同
一種西洋式 緩慢 華麗又腐敗所鋪陳的道路
那甜味卻又讓人著迷


如同漂泊的你一般我也選擇居無定所
只是我採取了不同作法
不被人發現同時又放出另一個自我
到最後好像變成天賦一般
在種種面對自己的時刻我總會想起各種看書的方式
有穿透內容的看法
也有聖戰式決心的看法


我最喜歡同樣的書看10遍或100遍
那種感覺就像你凝視著什麼
然後那個東西就出現一樣

2008/05/05

[其一]

從一個完全不認識別人的人開始
他走進佈滿各種音樂的地方
人們或許張開眼睛 或許驚愕的看著旋轉的唱盤
他意識到這是一個社團
一個場所 一個信仰和共同的態度
然後他覺得可以變成跟他們一樣 追尋某些東西
他變成了一份子


日子只是這樣過去 就像之前的人一樣
打光 後台 碎拍 混和 重製與再現
到底是他原來就是這樣的人去追尋
還是在追尋的過程中變成這樣的人好像不是太重要
只要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就好


逐漸發現事情並無如此單純
關於一些怨恨的二三事似乎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
迷宮一般找不到出口
而此時矛盾 自我 理性 道德 出現在之後
總是在過去之後
惡總是先行
他體會到神智清醒的人必須成為百分百好人或惡人
介於之間只會掙扎痛苦
百分之67的好人和百分之33的壞人並不相對
但痛苦程度或許一樣喔他私自認為
巨大的破壞 摧毀一切很自然出現在他心中如歌STEM


And the stain is the color of red through red


那些暖呼呼不停歇不足以表達一些憤怒
一種罪傾洩於身體
而他也是有的 所以怎麼處刑自己呢
或許是現在最大的問題